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太仓:做亮“上海下一站 下一站上海”城市IP

启辰谈太仓  2021-07-12 11:59

[摘要]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太仓将继续扬帆启航,深刻把握多重叠加战略机遇,加速推进沪太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苏州对接上海重要枢纽门户城市,让“上海下一站 下一站上海”成为城市的鲜明标识。

深刻把握多重叠加战略机遇 聚力打造苏州对接上海的重要枢纽门户城市,临沪综合性价比地———

9次获评中国幸福感城市,4次登上县级市榜首;在2019年《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中,位列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四名……一连串荣誉,生动诠释了太仓的小康模样。

 □本版供图:太仓市委宣传部

回首上一个五年,太仓抢抓“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机遇,在推动“强富美高”美好蓝图转变为现实图景上已先行一步。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太仓将继续扬帆启航,深刻把握多重叠加战略机遇,加速推进沪太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苏州对接上海重要枢纽门户城市,让“上海下一站 下一站上海”成为城市的鲜明标识。

攀高逐新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乘风而行

4月26日,大飞机苏州(太仓)航空产业园正式揭牌,北航天航长鹰太仓总部基地项目、“固定翼通航飞机整机项目”“天视致远机场智能运维项目”等10个项目同时签约落户,30家太仓企业入选苏州市航空航天产业优选企业培育库。

 太仓高新区

太仓高新区

有关“天空”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做航空、到太仓”的产业名片越发闪亮,太仓在致力培育发展航天航空产业上继续向前迈进。

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是近年来太仓产业攀高逐新、不断升级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太仓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贸总部经济产值均突破千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5:47.5:50。高新、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14.8个、8.1个百分点。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一直以来,太仓主动迎接对产业发展利好的东风,抢抓时代发展的机遇。如今,沪太“同城效应”持续放大,太仓融入上海全面提速,“十三五”期间,太仓累计引进上海项目1223个;同时,深耕对德合作20多年的太仓,已集聚了超360家德企,是德企集聚度、发展效益的地区之一。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社办工业、乡镇工业崛起,到九十年代率先走上开发区建设之路,再到如今颇具知名度的德企之乡,追逐时代大潮,务实创新的太仓人从未停下锐意进取的脚步。

展望未来,太仓将充分发挥临沪和对德合作优势,打造临沪产业带,以娄江新城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科创产业高地和对德合作示范基地;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载体平台,超前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四新”经济示范区。

 城厢镇绿色田园

城厢镇绿色田园

“十四五”期间,太仓将持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经济密度和质量效益,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构建“11155”产业矩阵,即优化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贸总部经济三个千亿级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通过持续提升新兴产业、先导产业占比,全力打造高水平产业链,推动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

功能品质不断优化

城市能级持续提升

不久前,太仓市2021年二季度娄江新城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临沪国际社区邻里中心等15个项目集中开工竣工。这座“未来之城”全面起势,进入了提速换挡的快车道。

以娄江新城为重点,太仓正加快构建“双心驱动、多极带动”的空间格局。

 太仓港

太仓港

主城区更新提档有序实施,城市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清华力合科技谷加快建设,科教新城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娄江新城滨河公园建成开园,科教创新区一期项目全面启动。

同时,借助对德合作优势,在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建筑风格等方面融入更多德国元素,引进德国城市管理经验,建设具有德国风情的居住区、商业街、工业区和配套设施。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走近南沿江城际铁路太仓段工地,一派的火热施工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该条铁路将于“十四五”期间竣工投用。

长三角一体化大势下,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近年来,太仓正加快构建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支撑、水路为纽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公铁水齐头并进、江海河互联互通,以沪太立体式交通对接网络,支撑太仓深度融入上海、迅速在推进沪太交通互联互通上按下快进键,实现打通断头路、接轨大上海。

未来,太仓将强化与邻市路网衔接,推进市域快速公路,贯通沿江、沿海通道,基本形成内通外联、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乡之间主次干道纵横交错,整洁宽阔,各区镇均实现15上高速公路,30进市区的便捷交通。

今明两年,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即将相继启用,为太仓带来丰富的人才科研资源;上海世外、瑞金医院等优质资源已经签约落户,未来还将落子体育中心、市民中心、国际学校等项目。太仓将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城市能级。

保障民生实践实事

铸就靓丽幸福品牌

2020年11月18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与瞭望智库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布了第十四届中国幸福感城市榜单,太仓蝉联县级市,同时也是第九次入围中国幸福感城市榜单。

民生连着民心,荣誉的背后,是太仓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民生优先发展的付出与收获。

2020年,太仓市与民生相关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77.7%。8大类22项政府实事工程有序推进。南郊小学、新毛幼儿园等8项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投用,新增学位1755个;东郊幼儿园、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16项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启动,获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科教新城、双凤养老服务中心投用,新建升级日间照料服务中心20家,社区养老社会化运营率超96%。

一系列实事工程,一项项惠民政策先后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一件件民生实事得以落实,太仓的“民生一号工程”不断加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

 江边风光

江边风光

太仓推出的民生举措中,不少是原创探索,经验示范。如建立覆盖全民的大病补充医保制度,成为国家“大病保险”新政的蓝本;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和老年人助餐点实现村、社区覆盖率100%,助推太仓成为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

2021年,太仓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充分就业,完成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实施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开展“娄城益帮扶”慈善项目;推进日间照料中心新建、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迁建城厢养老机构,深化医养融合;投用省太中专港城校区一期、实验小学高新区校区等11个学校工程,新改扩建8个学校工程。

未来,太仓将继续为群众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效能治理,让群众有更优质的教育、更高端的医疗、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优美的环境、更文明的氛围、更安定的秩序,努力建设更有温度、更具内涵的“幸福太仓”,铸就更靓丽的幸福品牌。

蓝天碧水交相辉映

绽放江南水乡魅力

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不久前,太仓获得了国务院通报表扬。这也是继2020年3月获评“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后,太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近年来,太仓围绕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总目标,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太仓直接用于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城乡“污水处理网”“集中供热网”“供水网”“垃圾处理网”“清洁能源网”和“生态绿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夯实了根基。

“十三五”期间,太仓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城市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市民公园建成开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33平方米。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2982”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建成沿江绿廊7000亩。PM2.5浓度下降45.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8.8个百分点。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

如今的太仓,蓝天碧水交相辉映,江南水乡风韵与城市现代化相得益彰。生态宜居、绿色家园已经成为展现太仓综合竞争力的一张名片,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人才正选择落户这个美丽的田园城市干事创业。

今后,太仓将继续强化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完成300个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提升臭氧污染治理成效。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强化工地扬尘管控。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改革,实现1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建设90条生态美丽河湖、40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运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提升港口岸电使用率,降低船舶污染。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偷倒固废行为。强化环境监察执法。完善生态环境信用体系,严格执行环境损害补偿制度。

太仓还将深入落实《长江保护法》,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持续打造沿江万亩绿廊。提档城区公共绿地,布局口袋公园,改造城北河湿地等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疏浚河道95.3公里。加快推进城区、娄江新城、江城、璜泾生活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新改建污水管网18公里。

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节能产品、节能产业、节能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产品”。淘汰低端低效化工生产企业10家,化工企业入园进区率达76%,加强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新浏河风光带

新浏河风光带

治理高效管理有序

文明新风传遍四方

3月底,太仓一居民本想在自家院子违规搭建凉亭,被社区网格员劝阻,避免了人力、财力方面的损失。事后,居民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之所以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源于太仓市联动中心创新推行的“前置服务”模式,努力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小网格”成了平安太仓、文明太仓的一张名片和幸福底色。

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连冠”、上榜文明城市、违法犯罪警情连续10年保持下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近年来太仓一系列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举措。

太仓在率先探索实践的“政社互动”实践,先后获评“中国法治政府奖”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核心举措被写入国家《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太仓以交通秩序、街面卫生、商铺经营秩序、管理等问题为突破口,加大整治规范力度,持续提升背街小巷、城中村、老旧小区的管理水平;强化大数据运用,持续完善联动联治机制,推动综治网格与社区、警务、城管、市场监管、交运、环保等各类网格“多网融合”,高效处置各类创建问题,做实工作闭环。

涵养文明新风尚,铸造文明新品牌,太仓的田园风光里飘荡着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风。目前,太仓已有超过20万市民注册成为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近1000支。如今的太仓,每天都有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真正实现了“颜值”与“气质”齐飞、“里子”共“面子”一色。

未来,太仓将继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实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继续丰富拓展“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发展内涵,推进“社区综合网格+社会组织服务”实践,完善“全科社工”服务机制。推动专业力量进网格,高效运行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